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涌現了許多西方左翼學者重新審視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文獻。西方左翼學者關注媒介技術革新引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變化,聚焦包括媒介壟斷、數字勞動、媒介新秩序等在內的研究議題與研究范疇,同時注重挖掘這些議題和范疇在數字時代語境下呈現出的新的學術生長點。在數字勞動批判成為社會科學批判潮流的語境下,西方左翼學者將數字勞動作為媒介帝國主義批判的著力點,從而彌補了傳播政治經濟學領域對勞動的批判空缺,分析了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數字勞動在帝國主義中的作用。此外,西方左翼學者堅持媒介帝國主義對建立國際信息新秩序的最初使命,在數字時代作出了對媒介領域新秩序的構想。梳理西方左翼學者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基于數字勞動對媒介帝國主義的新研究,研判西方左翼學者對未來媒介領域發展的新構想,不僅有助于澄清學術界對帝國主義理論的質疑,進而揭露帝國主義的數字霸權新形式,而且也有助于為我國學術界認識和應對當代媒介帝國主義的新變化提供更加貼近現狀的理論借鑒。
一、西方左翼學者對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捍衛與反思
媒介帝國主義理論主導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的國際傳播思想,是研究資本主義的擴張及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之間的文化統治關系的理論。到了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蘇東劇變給馬克思主義理論帶來的詰難削弱了傳播界的帝國主義研究。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化”與“逆向流動”“互聯性”“雜交性”等其他相關術語挑戰了帝國主義的概念,成為媒介和傳播領域的國際關系的新口號。然而,進入21世紀,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蕭條之后,西方左翼學者掀起了從馬克思主義范式反思資本主義制度自身所固有的缺陷的熱潮。此外,數字時代社交媒體的發展促使信息交流多元發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媒介領域的矛盾也逐步升級。西方左翼學者認為,互聯網并沒有改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信息霸權和文化入侵的帝國主義行徑。同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掌控著互聯網時代的注意力經濟主導權,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仍然處于被遏制的狀態,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新的文化認同和文化沖突等種種問題。因此,西方左翼學者梳理了媒介帝國主義的演進邏輯和現實路徑,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對媒介帝國主義理論進行了捍衛與修訂。
(一)回應學術界質疑,捍衛媒介帝國主義理論分析框架
西方左翼學者回應了認為發展中國家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帶來的信息交流多元使媒介帝國主義分析框架失效的觀點。傳統的媒介帝國主義理論認為,信息全球不平等表現為信息主要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且進口文化產品對發展中國家施加了意識形態影響。而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社交媒體的發展促使信息交流多元化。一些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批判者便認為,傳統的媒介帝國主義分析框架過時了。例如,穆納瓦爾?薩比爾(Munawar Sabir)認為,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已經中和了媒介帝國主義,使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用戶能夠更好地接受和維持多元文化而不是吸收和推廣西方文化。他在《媒介帝國主義和發展中國家》中指出:“由于互聯網或社交媒體的影響,時間和距離的障礙已經消除,人們繼續參與他們的‘本地’文化。因此,互聯網或社交媒體可以成為保存和贊揚國內文化的工具,因為社交媒體上信息的接收者或觀看者不是被動的傾聽者。因此,所期望的或設計的信息不能強加給他?!?/font>
西方左翼學者捍衛了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分析框架,對這種觀點進行了駁斥。彼得?塞克洛查(Peter Sekloca)在《中心與外圍:生產力與全球網絡公共領域》中指出,互聯網平臺并不是一個平等的交流媒介,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平臺憑借其壟斷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塑造全球交流?!比寺宀檎J為,雖然互聯網為發展中國家的用戶提供了可逆性,但這種可逆性不一定意味著互惠。他分析了發展中國家互聯網平臺的基礎設施發展,并進一步指出,“在發展中國家,以固定寬帶連接形式存在的基礎設施主要是為商業目的而建立的,而蜂窩電話的移動寬帶連接已經可供最終消費者使用。在全球范圍內,資本仍有很大的殖民空間?!边@一觀點表明,互聯網平臺在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實質是為資本主義逐利提供條件。因此,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并未解決媒介帝國主義的問題,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分析框架依然有效。
(二)反思自身問題,討論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研究范圍
一些西方左翼學者回顧了媒介帝國主義的歷史境遇,指出在過去的20年里,許多關于國際傳播的工作都被傾向于貶低國家的作用的思想潮流所主導??屏?斯巴克斯(Colin Sparks)認為,鑒于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私人經濟活動的增多,國家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被輕視,“就國家被認為是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言,它是通過‘軟實力’而不是‘帝國主義’的視角被承認的?!痹谖幕兔浇轭I域,“全球化”與“逆向流動”“互聯性”“雜交性”等其他相關術語一起成為了媒介和傳播領域的國際關系的新口號?!拔覀兛梢宰⒁獾皆S多變體共有的一個中心要素:它系統地邊緣化了國家的作用?!睂Υ?,斯巴克斯從媒介帝國主義理論本身出發分析了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認為“帝國主義范式最主要的內在問題是由于它把重點放在國際層面上而給該范式帶來被動局面。該范式最原始的構成中明確承認內部的分化,即國家內部階級之間的斗爭……(而現在)完全拋棄對內部化的重要認識,或者說將其重要性降低了”。
然而,卡勒?諾登川(Kaarle Nordenstreng)在《世界新秩序與帝國主義如何挑戰傳媒學》一文中對斯巴克斯這一說法進行了批判。諾登川認為,斯巴克斯把媒介帝國主義限定于國家的行動,“忽視了帝國主義理論在最前沿推動的基礎,即通過國家和資本的兩種行動的共同作用,使資本主義的要求普遍化?!瘪R爾科?安普賈(Marko Ampuja)等學者也認為:“我們發現斯巴克斯最近對媒介帝國主義的辯護分析過于局限?!彼麄兿M苊鈱γ浇榈蹏髁x的狹隘理解,認為“一個更全面的帝國主義和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必須考慮到資本主義(經濟)帝國主義和領土(地緣政治)帝國主義的辯證和經常充滿張力的共存”。也就是說,帝國主義不僅包括國家之間的競爭,還包括資本及資本家之間的競爭。亞歷克斯?卡利尼科斯(Alex Callinicos)對之也有同樣的看法,“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看,帝國主義就是兩種形式的競爭——資本之間的經濟斗爭和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融合的結果?!?/font>
一些西方左翼學者提出,媒介帝國主義還在國家內部發生。穆納瓦爾?薩比爾(Munawar Sabir)認為:“媒介帝國主義并不總是在國際或全球范圍內發生的。如果一個媒體集團或組織在一個國家占主導地位,這也是媒介帝國主義的一種形式?!辈粌H如此,薩比爾認為,國家內部的媒體也創造了帝國主義:“即使在同一國家,也有少數媒體組織或特定的本地電視中心控制新聞和其他節目的數量、質量、內容和流量。在解決全球帝國主義之前,應該解決和處理國家內部的傳播帝國主義?!?/font>
還有一些西方左翼學者認為,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去研究當代的媒介帝國主義。奧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d-Barrett)、坦納?米爾雷斯(Tanner Mirrlees)指出:“對21世紀傳媒帝國主義的研究,應該是在舊帝國主義、新帝國主義和新興帝國主義的背景下,對‘媒介’的全方位研究?!彼麄冋J為,研究媒介帝國主義的重點可能包括媒體融資、媒體所有權和知識產權控制,媒體企業商業模式,以及包括跨境媒體制作、發行和展示在內的特定國際化媒體產品的組織和管理。西方左翼學者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對傳媒帝國主義的研究應該越來越關注傳媒公司經濟學與國家地緣政治學的交融,以及宣傳運動和信息運作的全球協調與沖突?!?/font>
西方左翼學者對媒介帝國主義研究范圍的擴大和補充,是為媒介帝國主義理論適應當代時代發展作出的積極努力。
(三)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探討媒介在資本主義歷史發展階段中的作用
西方左翼學者探討了當前的世界歷史發展階段是否可以被稱為媒介帝國主義,或者說媒介是否在現階段的新帝國主義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以斯巴克斯為代表的西方左翼學者認為,媒介在帝國主義中的作用不是決定性的。在《全球化、社會發展與大眾媒體》中,斯巴克斯指出,“如果我們接受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對于帝國主義就是通過金融資本進行征服的政策的定義,那又怎么可能談到文化和媒介帝國主義?”在他看來,帝國主義的核心是強迫性地使用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使一個國家的民眾被迫接受另一個國家的意愿。而媒介帝國主義的意義卻不太一樣。媒介帝國主義的定義從過去到現在都是不明確的,而且不少學者采納了相互矛盾的解釋。因此,他認為需要避免使用媒介帝國主義的概念?!昂茈y想象任何一個用文化或媒體機構單獨地實施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統治的例子。因此最好避免使用像文化或媒介帝國主義這樣的概念,因為它會使人們忽視那些正在探討的問題的實質?!?/font>
以克里斯蒂安???怂?/font>(Christian Fuchs)為代表的西方左翼學者認為,雖然媒介在帝國主義中的作用不是主導性的,但我們依然可以在帝國主義內部討論媒介的帝國主義性質。??怂乖?/font>2010年發表的《新帝國主義是信息媒介帝國主義嗎?》一文中,依據列寧對帝國主義五個特征的概括,逐一探究了媒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帝國主義中的作用。其一,金融業仍是最集中的部門,而信息產業只是最集中的經濟部門之一;其二,信息公司在全球資本主義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重要性遠不及金融業和油氣工業;其三,盡管金融化、通過持續依賴化石燃料和汽車的超工業化和信息化是新帝國主義的三大經濟趨勢,但資本輸出的主導部門是金融業而不是信息業;其四,西方公司主導了涵蓋信息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傳播的行業;其五,信息戰是新帝國主義戰爭的一個重要特征。然而,戰爭的主要性質不是也從來不是信息性的,而是旨在消滅和戰勝敵人。通過這五個方面的對比研究,??怂拐J為,我們不能斷定新帝國主義是媒介帝國主義或信息帝國主義,因為這必然意味著媒體和信息是當今資本集中、資本輸出、世界貿易和戰爭的最重要特征。盡管媒體和信息在新帝國主義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不起主導性作用。因此,他認為,媒體和信息具有集中化、跨國化等帝國主義性質,這使我們可以在新帝國主義內部談論媒體和信息的帝國主義性質。
二、西方左翼學者對媒介帝國主義勞動理論研究的補白
在傳統的媒介研究中,西方左翼學者對勞動的研究是一片空白。文森特?莫斯科(Vincent Mosco)2011年在《交流和文化勞工》一文中指出,“勞動仍然是傳播和文化研究的盲點?!?0對此,??怂乖?014年發表的《卡爾?馬克思和今天的媒體與文化研究》一文中作出了回應:“當代媒體和傳播學研究的一個特殊問題是……對勞動方面的忽視。然而,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改善,通信勞動已成為大量批判性研究的主題。為了克服媒介傳播學研究的勞動盲點,許多學者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了包括出版專著、組織、參加會議等重要的工作?!逼渲?,不乏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研究者對勞動的研究。西方左翼學者認為,進入數字時代,“針對媒體和新聞業的勞動力問題,隱私和大規模監視的商品化以及受眾在數字平臺上為公司提供的無酬勞動的研究有了顯著增長?!蔽鞣綄W者分析了國際勞動分工中的帝國主義,并聚焦于對無報酬的數字勞動的批判上,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對之批判。
(一)數字時代媒介領域的國際勞動分工
西方左翼學者探討了在新的信息社會條件下,媒介信息領域的國際勞動分工包含的勞動形式。在2014年發表的《卡爾?馬克思和今天的媒介和文化研究》中,??怂狗治隽藬底謺r代媒介領域的勞動形式,認為一些勞工仍在從事著工業資本主義早期階段的體力勞動,“他們是制造和裝配工人,他們在工作中冒著健康和生命危險……接受高度控制、工作場所被監督和標準化的工作?!蓖瑫r,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勞工,“他們的主要活動是交談、用情感說服、打字、使用電話系統和訪問數據庫?!贝送?,“國際數字勞動分工還涉及一種相對較新的帶薪勞動形式,即高薪、高壓力的技術性工作?!痹?016年《每月評論》上發表的《數字勞動和帝國主義》中,??怂拐J為“數字勞動作為資本主義創新和剝削的最新領域,對當代帝國主義的結構至關重要”。??怂惯M一步舉例指出,包括從剛果開采礦物以用于組件電子產品的礦工,富士康工廠中的工人以及印度的低薪軟件工程師、谷歌等其他西方公司的高薪高壓力軟件工程師、不穩定的傳播文化的數字自由職業者,以及暴露于有毒物質中拆散電子垃圾的工作者等,“如今,這些數字生產關系中的大多數都由雇傭勞動、奴隸勞動、無償勞動、不穩定勞動和自由職業者的勞動構成,使數字勞動的國際分工成為一個由相互聯系的全球剝削組成的龐大而復雜的網絡?!边@樣,數字媒介的發展使具有資本主義不同階段特征的各種勞動形式以及資本主義和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各種勞動形式相互作用,從而使媒介領域不同形式的勞動形成了一個被剝削的全球網絡,促使帝國主義在媒介領域的國際勞動分工中更好地利用了全球廉價的勞動力而獲得了高額利潤。對此,安東尼奧?卡西里(Antonio A.Casilli)認為,“這些不同經濟部門的不對稱地理環境允許通過在全球北方和南方之間創造財富和權力的依賴和不平衡來部署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征?!?/font>
此外,西方左翼學者認為,由于數字生產在當今時代缺乏監管,媒介帝國主義加劇了對全球價值鏈生產中的數字勞動的剝削??ㄎ骼飶娬{,由于全球價值提取鏈的不透明,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生產基本上不在監管框架之內。這會加劇數字勞工議價能力的喪失和工作的不安全感。數字勞工不知道他們在為誰執行數字任務,也不存在一個評估數字勞工薪酬、保險等方面的標準。
(二)勞動價值論與互聯網用戶的無酬勞動
西方學者還集中討論了勞動價值論是否能夠分析互聯網平臺用戶的數字勞動的問題。一些西方學者根據互聯網平臺用戶的數字勞動是無報酬的來判斷勞動價值論已經不適用了。亞當?阿維德森(Adam Arvidsson)認為:“勞動價值論只有在勞動有價格的情況下才成立,前提是勞動已經轉變成可以在市場上以某種方式買賣的商品。很明顯,在這一點上,很難將勞動價值論應用到沒有給定價格的生產實踐中,這些生產實踐是在工資關系之外展開的?!?/font>
對于這種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能解釋媒介領域的數字勞動的觀點,??怂惯M行了回應與批判。他認為,“數字勞動并不是歷史上唯一沒有報酬的工作,人們還可以考慮家務勞動或奴隸勞動?!彼辛税⒕S德森的剝削只有在工資得到支付的情況下才存在的假設,認為這一假設淡化了剝削的恐怖,也暗示了古典奴隸和家庭工人沒有受到剝削:“阿維德森的方法意味著從事提取信息和通信技術物質基礎的無報酬剛果奴隸工人沒有受到剝削,這是完全不正確的?!?/font>
??怂惯M一步指出,傳統的奴隸、家庭主婦和企業互聯網用戶之間有著至關重要的區別與聯系。因為第一種人受到身體暴力的壓抑,如果他們停止工作,他們很可能會被殺害;第二種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身體暴力和感情的脅迫;而第三種則是意識形態上的脅迫,他們被迫使用占主導地位的企業互聯網平臺來維持社會關系和聲譽,如果他們停止使用平臺,他們不會死亡,也不會被殺死,但可能會更加孤立。“這三種形式的勞動所產生的價值都被其他人(奴隸主、資本家和工薪階層、公司)所占有。他們的勞動是無償的。其他人剝削了他們所有的工作時間。”除此之外,??怂拐J為,社交平臺用戶在此類平臺上花費的所有時間所產生的使用數據都被記錄、分析以被創建成數據商品,并出售給向用戶提供有針對性廣告的客戶。用戶的勞動力價格為零,使得資本可以通過將勞動力價格降低到低于其價值的程度來實現利潤最大化。綜上,他認為,“全球工人的多元宇宙不是由不同的工作類型和生產關系組成的,而是由相互依存的生產關系組成的一個整體?!被ヂ摼W平臺工作和全球工人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勞動價值論的終結,而是將剝削從傳統剝削場所擴展到了互聯網平臺。在西方左翼學者看來,互聯網平臺使整個世界都成為資本主義工廠,使世界范圍內的互聯網平臺用戶處于被剝削之中。
三、西方左翼學者對媒介領域改革的新探索
媒介帝國主義理論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就是討論需要何種變革以及怎樣去變革,也就是說,尋求一種有效的政治綱領是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的最終目的。進入數字資本主義時代,西方左翼學者對媒介領域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構想。約翰?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指出,“在過去的10年中,隨著全球公司媒介帝國和互聯網的興起,激進的媒介改革已成為無數國家的重大政治問題?!蔽鞣阶笠韺W者對媒介領域的改革作出了新的探索,一些學者認為我們需要在互聯網平臺中建立新的公共原則和價值觀來應對媒介帝國主義,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我們需要推翻現有的資本主義媒體而建立替代性媒體。
(一)建立互聯網中的媒介公共價值觀
西方左翼學者認為,現在是發達國家的媒體巨頭掌握著基于商業價值來制定媒介公共價值觀的權力。在他們看來,當前全球媒介領域已經被美國的五大科技巨頭主導,即谷歌、臉書、亞馬遜、蘋果和微軟。這些基礎平臺共同構成了一種“基于商業價值觀的,并且植根于新自由主義的世界觀中”的平臺生態系統。金大永(Dal Yong Jin)認為,“在過去20年里,這種強大的平臺生態系統已經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并且在歐洲、亞洲大部分地區(中國除外)、非洲和南美洲占主導地位。”何塞?范迪克(Jose van Dijck)指出,“五大科技巨頭日益成為所有在線社交和經濟活動的守門人;他們的服務影響著社會的結構和民主進程。換句話說,他們已經獲得了制定規則的權力?!币苑兜峡藶榇淼奈鞣阶笠韺W者對如何在互聯網平臺中建立和捍衛公共利益提出了積極的建議。范迪克認為,除了保護自己的私人信息,確?;ヂ摼W接入安全、準確的信息,并在服務方面追求透明度這些與互聯網作為數字環境直接相關的原則之外,“還需要闡明與更廣泛的社會問題相關的公共價值觀,如公共領域的民主控制、參與者的公平競爭環境、反歧視做法、稅收和勞動公平以及責任?!?/font>
基于此,范迪克以歐盟為例,從五個層面為建立網絡媒介中的公共價值觀提出了建議。一是基于超國家層面,即對歐盟提出的建議,要與現有的網絡規則制定權相對抗以保護平臺市場中的公眾價值,形成關于平臺狀態、數據流所有權和政府治理的更具原則性的指導方針。二是平臺公司要將公共價值觀作為平臺架構策略和設計的一部分。他認為,“公眾價值觀的明確表達和認可不應該是外部壓力和臨時補救措施的結果,而應該被清晰地整合到平臺的政策和算法設計中?!蓖瑫r這需要一些企業主的勇氣和責任心來推動公共值觀的踐行。三是監管機構需要更新和重組。這是因為目前法律話語往往缺乏恰當的詞匯來捕捉網絡世界的技術經濟變化。每一套法律的總和可能不足以處理整個平臺生態系統。四是國家政府應該刺激和推動非營利平臺和公共平臺的發展。平臺的商業生態系統目前沒有公共空間,也很少有非私人競爭對手。國家政府應投資于公共部門和非營利部門,以在市場、國家和公民社會三方力量之間尋求平衡。五是學術界可以幫助制定一個跨學科、多方面的議程,設計一個負責任的平臺系統,建立并維護一個負責任的數字社會,以適應我們在數據化、平臺化和數字化時代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對于數字社會中誰來捍衛公眾價值觀的問題,范迪克認為,需要從國家、市場和公民社會三個層面共同努力。“如果我們希望互聯網保持民主和開放的空間,它需要政府、公司、公民和研究人員進行多層次、多學科和多利益相關的努力?!?/font>
(二)建立真正的公共服務媒體,需要通過階級斗爭推翻資本主義來實現
傳播領域的政治經濟學家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認為,媒體和文化部門的三種政治經濟可能性是:資本所有、國家所有和公民社會所有。在他看來,運作于資本之外的兩種最重要的社會傳播形式是公共服務媒體和社區媒體。兩者均以非營利為基礎運作。然而,以??怂篂榇淼奈鞣阶笠韺W者認為,盡管目前的公共服務媒體獨立于資本和國家,傾向于拒絕商品的邏輯,但“這些平臺的覆蓋面很低,操作和維護它們需要大量資源”。除了在沒有國家資助和廣告支持的情況下調動資源的問題以外,替代性媒體還面臨著媒體壟斷和寡頭的力量。社交媒體的寡頭結構導致了這樣的情況,即少數大型跨國公司控制著絕大多數的社交媒體使用。范迪克指出:“公共服務和社區媒體與資本主義媒體之間存在著緊張和矛盾的關系。資本主義是擴張性的、帝國主義的和殖民主義的,它試圖將一切歸于商品形式之下,并摧毀不遵守商品邏輯的生活領域?!币虼?,當今的公共服務媒體和社區媒體很難在資本主義中生存。
在??怂箍磥?,我們需要的不是存在著市場和廣告的媒體平臺,而是一個真正獨立于國家、經濟力量和意識形態力量而提供公共服務的媒體。“我們需要世界和互聯網的非殖民化,使它們不再基于官僚和經濟權力,而更多地基于交往理性和公共領域的邏輯?!彼M一步指出,公共服務媒體應該是剝奪了所有者的資本、為人民建立的社會主義集體媒體?!霸谶@樣的社會中,公民群體需要有權利以及技術和組織上的機會來創建自己的媒體,這些媒體是集體所有并作為非營利性經營的自我管理公司而運作的,以追求信息和教育的目標?!?/font>
而要想建立社會主義的公共服務媒體,必須要從根本上推翻媒介帝國主義。??怂拐J為,數字勞工斗爭的目標應該是推翻這些領域的資本主義組織以及資本主義社會本身。要想取得對資本主義的勝利,媒介公司的工人必須要進行聯合的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傳播政治支持世界各地的數字勞工和媒介工作者的團結。為了使這一斗爭有效,我們需要國家和國際工會,將所有不同的通信工人,打破部門、職業、國家、公司、文化等的阻礙,團結成一個通信工人的聯盟?!蓖瑫r,由于“治理平臺社會最終是一場爭奪影響力和權力的地緣政治斗爭”,西方左翼學者認為,不僅要聯合媒介領域的力量,還要聯合一般的全球資本斗爭力量,制定國際團結和共同斗爭的戰略。展望未來,西方左翼學者預測到,媒體問題引發的運動將成為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重要的一部分。
四、結 語
聚焦媒介帝國主義的最新勞動生產模式及破解路徑是諸多當代西方左翼學者的共同關注。西方左翼學者看到了跨國媒體生產價值鏈中數字勞動被剝削的事實,但目前僅停于表面,未能對帝國主義的當代行徑進行深刻揭露與批判,因而未達到帝國主義理論批判的深度。他們對如何破除帝國主義的媒介障礙,設計了自己的替代方案,這一方案雖難以擺脫烏托邦性質,但這一理論和實踐探索又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和合理性。盡管如此,西方左翼學者對帝國主義范式在媒介研究中的復興是對帝國主義理論的有效捍衛。同時,西方左翼學者對媒介帝國主義的重新審視及對數字勞動的研究是媒介領域帝國主義批判的重要理論成果,為認識當代媒介領域帝國主義的新變化提供了更加貼近現狀的理論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安德烈亞斯?維特爾(Andreas Wittel)認為,“在數字傳媒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而且應該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應用于該領域的研究?!泵浇榈蹏髁x理論在學術界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網絡編輯:張劍
來源:《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