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從黨史中汲取歷史智慧和精神養分,離不開科學的黨史學習觀的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新形勢下不斷深化對黨史學習問題的認識,圍繞“為何要學”“學習什么”“如何學習”這3個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形成了系統科學的黨史學習觀。這些前瞻性論述,是新時代認識和對待黨史的根本指南。深入探究習近平黨史學習觀的思想內涵,對于拓展中國共產黨黨史學習觀的研究空間,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以高度的歷史自覺、歷史自信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把握黨史學習的戰略意義
戰略思維是一種善于觀大勢、謀全局的科學思維。習近平堅持用戰略思維看待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的重大意義,其對黨史學習戰略意義的闡述,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歷史自信以及重視和善于運用歷史智慧的高度自覺。習近平黨史學習觀的重要貢獻之一,在于把學習黨史的地位提升到關乎馬克思主義政黨長期執政的歷史自信、歷史清醒、歷史主動的高度加以認識。
?。ㄒ唬v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
歷史自信,是一個民族、國家或政黨對自身歷史價值的認同感的體現,表明的是對于自身歷史及其發展前途的信心。能否確立歷史自信,不僅關乎我們如何看待和評價黨的歷史,還關乎我們能否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戰略定力。而確立歷史自信的前提,是具有高度的歷史自覺,即對自身歷史有“自知之明”。習近平強調:“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痹谶@個意義上,要堅定我們黨在中國執政并長期執政的歷史自信,必須重視對黨的歷史的學習,從中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及其重大成就,形成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科學認知。
為確立正確的歷史認知,我們黨歷來重視對歷史經驗的總結。這種總結的目的在于:通過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從而不斷汲取增強歷史自信的力量。這既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具有高度歷史自覺的鮮明品格,同時也構成馬克思主義政黨安身立命的政治優勢。延安整風時期,針對一些同志“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的狀況,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了深入學習和研究黨史的重大任務。1945年4月,黨的六屆(擴大的)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上的正反兩方面的斗爭經驗作了實事求是的總結。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30周年為契機,先后印發了《關于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周年辦法的通知》《關于學習“七一”紀念論文的指示》等文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有序開展,有力糾正了黨員干部中出現的驕傲自滿、脫離群眾等錯誤思想認知,激發了全黨全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歷史自信。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重大歷史問題作了科學的分析和正確的總結,在文件的起草過程中,鄧小平就多次號召全黨加強對黨史和國史的學習。他強調:“每個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采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分析和總結,才有好處?!边@一時期,全黨在明辨歷史是非中實現了思想認識上的高度團結和統一。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號召,強調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在黨和國家歷史問題上實現了認識上的正本清源,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鄭重、全面地梳理和總結了百年黨史,為新時代更好地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提供了根本遵循。
?。ǘ臍v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的一個顯著功能,就是有利于我們確立底線思維,從歷史中汲取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的歷史智慧。對此,習近平指出:“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边@是從執政安全歷史清醒的高度對黨史學習戰略意義的深刻闡述。
進入新時代,我們國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這些風險挑戰有的已經充分顯露,有的潛在地存在于諸多領域之中,倘若缺乏有效的應對之策,則可能會演變為影響黨和人民政權的系統性風險。比如,歷史虛無主義假借“還原真相、重寫歷史”之名義,以放大歷史中的曲折錯誤、否定革命價值、貶低抹黑英雄人物、頌揚西方侵略有功等形式歪曲和篡改歷史,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黨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內部變質、變色、變味。只有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作堅決的斗爭,才能防止和避免重蹈蘇聯“思想搞亂”導致“政權瓦解”的風險,才能防止和避免發生“內部變質、變色、變味”的大問題。那么,學習黨史何以能夠積蓄應對復雜風險挑戰的力量?黨的奮斗歷史和紅色基因是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黨的歷史經驗是判斷重大政治是非的依據,是加強黨性修養的指引。習近平強調:“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苯裉?,中國共產黨要防止“內部變質、變色、變味”,前提條件就是要總結運用好我們黨積累的偉大斗爭經驗,用正確的黨史觀來凝聚思想共識。新時代,在黨和國家歷史問題上正本清源,從百年黨史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有助于引導確立辨別是非、廓清迷霧的政治覺悟,有助于引導強化抵御侵蝕、防止蛻變的強大抗體。這種高度的歷史清醒,作為在方向性、原則性問題上的思想對標,可以幫助我們從黨史學習中獲得防范化解執政風險的重要啟迪,特別是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重要法寶。
?。ㄈ┱_判斷形勢、科學預見未來、把握歷史主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學習黨史不僅有利于堅定歷史自信、確保執政安全,而且有利于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從而在掌握歷史主動中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習近平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彼€強調:“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睋Q言之,只有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才能獲得察大勢、應變局、觀未來的指路明燈。在這個意義上,要掌握歷史主動,既要正確判斷形勢,又要科學預見未來,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的貫通中回答好“從哪里來、往哪里去”這個基本命題。在長期奮斗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把握歷史大勢,在時代大潮中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當今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兩個大局”的歷史性交匯。所謂“兩個大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核心要義是“變”,意味著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和重塑;另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其鮮明主題是“復興”,當今中國在歷史縱深中已行至實現國家富強的關鍵一程?!皟蓚€大局”同步交織帶來的鮮明變化使我國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將不可避免地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拔磥硪粋€時期外部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存在不少可能沖擊國內經濟發展的風險隱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可能持續低迷”。變局中危和機同生并存,世界變局與世紀疫情的疊加震蕩,既帶來了大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大機遇。
今天,面對“兩個大局”的相互激蕩,要掌握歷史主動,須注重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比如,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下的新矛盾新挑戰,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狀況下,我們更需要從黨帶領人民參與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提煉和總結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從而為正確應對全球化逆流提供鏡鑒。比如,面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我們可以從黨史中不斷總結我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經驗教訓,總結我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驗教訓,總結我國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要的經驗教訓。再比如,面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的問題,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系統回顧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從中把握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的規律性認識,堅定戰略定力,堅定在新時代把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
二、聚焦黨史學習的重點內容
黨史學習的內容既有豐富性,也有歷史性,因為其總是與特定的時代背景以及黨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使命緊密相連。但總體上黨史的主要內容又是一脈相承的。從基本面來看,學習黨史,就是要學習黨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即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非凡成就;而在更深層次意義上,是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學習黨的歷史經驗以獲得規律性認識,學習黨的精神譜系以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ㄒ唬W習創新理論——感悟思想偉力,加強理論武裝
理論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習近平強調:“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睂W習黨史,首先要把握我們黨的豐富理論成果,汲取思想的力量。“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就在于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用以指導實踐?!币徊啃旅裰髦髁x革命的歷史,就是一部創立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并用之來指導中國革命的歷史。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狀況,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開辟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帶有民族特點的革命道路,帶領人民建立了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和人民軍隊,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不僅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而且開啟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歷程。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黨史,必須深刻理解毛澤東思想及其指導意義。同樣,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黨史,前提是要學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坝械娜艘詾橹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一看就懂,沒什么好學的。這種態度是不正確的?!崩碚撆c實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脫離黨帶領人民創立和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實踐,也就難以理解這一理論體系;而反過來,脫離對后者的深刻把握,也難以理解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實踐歷程。
進入新時代,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边@一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以系統的原創性理論貢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ǘW習非凡成就——砥礪初心使命,激發奮進力量
理論來源于實踐,學習黨史還要重點把握黨的實踐成就。百年黨史記載著黨領導人民不懈前進所創造的光輝業績。習近平指出,要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但這些目標和任務總體上都服從服務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p>
圍繞黨的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成就??梢愿爬閯撛炝怂膫€“偉大成就”,即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進一步從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重點總結九年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對黨的非凡成就可以從以下角度理解:一是從民族復興的維度來看,這一成就表現為使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東亞病夫”的污名化標簽,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復興。二是從國家現代化的維度來看,這一成就表現為使中國告別了封建專制、積貧積弱的落后狀況,找到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現代化建設成就,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三是從人民發展的維度來看,這一成就表現為使中國人民結束了飽受剝削和壓迫的悲慘命運,翻身解放成為國家的主人,并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跨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是從影響世界的維度來看,這一成就表現為使世界見證了中國從落后到趕上直至引領時代的巨大轉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為人類進步事業所作出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ㄈW習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汲取前進智慧
學習黨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汲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再從理性層面對這些經驗進行科學抽象,以得出規律性的認識。習近平非常重視對歷史經驗的學習,他強調:“領導干部通過學習黨史、國史,認識和把握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豐富經驗,可以獲得思想的啟迪、知識的武裝,提高工作本領,站在歷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黨的成功經驗始終是伴隨著黨的前進歷程而不斷積累的,在此過程中,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得以深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在把握斗爭規律的基礎上概括了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即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用以推進革命事業取得勝利。在開始大規模建設之時,毛澤東提出要正確處理好十大關系,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建設。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中國前進的方向和道路。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經驗的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全面總結了治黨治國治軍的經驗。例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從8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基本經驗;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用“十個始終堅持”詮釋了改革開放的可貴經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用“九個必須”深刻闡述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經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十條歷史經驗。對于這些成功經驗,要“一體學習理解、一體貫徹落實”。
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但失敗的教訓同樣意義重大。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黨所經歷的失誤和曲折,同樣可以從中獲得營養和智慧。例如,通過學習和反思黨史上的反面經驗,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無產階級放棄對革命的領導權是要不得的,只有掌握領導權、堅持武裝斗爭不退讓,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左”傾錯誤路線、教條主義是要不得的,必須立足本國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解決現實問題;脫離生產力發展實際、急于求成、超越歷史發展階段是要不得的,必須實事求是,遵循客觀規律,堅持科學發展。
?。ㄋ模W習精神譜系——弘揚優良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如習近平所言:“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蔽覀凕h創造出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形成了諸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系統構筑起了特質鮮明的精神譜系。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作為黨百年來與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奮斗的產物,實質上是闡釋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完成各個歷史階段任務的實踐中所開創的精神系統。習近平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通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要形成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其以堅定信仰、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為要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主要形成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鐵人精神、西遷精神等,其以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積極探索為要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主要形成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等,其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要義。新時代,主要形成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三?!本?、探月精神等。
學習精神譜系意義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可以從中領略到先輩們、英烈們、英模們高尚的精神境界,如雷鋒同志的奉獻精神、焦裕祿同志的公仆情懷、張富清同志的淡泊名利等,從而不斷做到見賢思齊。習近平曾動情地說:“我當知青、上大學、參軍入伍、當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祿同志的形象,見賢思齊,總是把他當作榜樣對照自己?!逼浯?,可以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作風。例如,西柏坡精神本質上是“兩個敢于”和“兩個務必”,即一方面體現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無畏氣概,另一方面強調了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對此,習近平也多次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持身體力行。最后,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領奮進之路。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笨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承載著磅礴精神力量,是在黨史學習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模塊。
三、掌握黨史學習的原則方法
“如何學習”指向黨史學習的原則和方法,其直接關乎黨史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學習原則和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甚至迷失方向。著眼于提升黨史學習的實效性,習近平對如何學習黨史問題作出了深刻闡釋。
?。ㄒ唬﹫猿治ㄎ锸酚^和正確黨史觀,以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黨的歷史
樹立正確黨史觀,是習近平首次明確提出的重要論斷,為正確認識黨的歷史進而學好黨的歷史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指導。樹立正確黨史觀是學好黨史的重要前提,樹立正確黨史觀必須堅持唯物史觀。這一歷史觀,是認識歷史的根本方法,也是洞察黨史的思想基礎。
歷史觀、黨史觀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假如這一認識觀念產生偏頗,不僅達不到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效果,還可能會誤入歧途。習近平深刻批判了一些錯誤的黨史觀,他說:“現在,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夸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熱衷傳播八卦軼聞,對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樂道,等等?!边@種黨史觀不符合唯物史觀的基本精神,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
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要以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黨的歷史。首先,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所謂黨史的主題和主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所言:“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彼^黨史的主流和本質,是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的有機統一,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自我革命的有機統一。其次,要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對于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加以評價。習近平指出:“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弊詈?,必須時刻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要站穩立場,堅定不移地捍衛黨的歷史。要堅持以三個歷史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睂θ魏瓮崆蠡h的歷史、否定黨的領導、污蔑黨的領袖、詆毀英雄模范的言行都要堅決予以反對。
?。ǘ┐_立大歷史觀,用寬廣的時空視角觀照黨的歷史
毛澤東曾提出學習和研究黨史的“古今中外法”,即“弄清楚所研究的問題發生的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把問題當作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歷史過程去研究”。這一方法是時間坐標與空間坐標的統一。習近平用大歷史觀的方法對此作了創造性闡發。所謂大歷史觀,從歷史發展的時間維度審視,指的是中國數千年歷史的長時段;從歷史發展的空間維度審視,指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的歷史。用大歷史觀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p>
在大歷史觀的寬廣時空視角下學習黨史,一方面,要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置于中國的大歷史中進行檢視。我們的歷史視野中,不僅要有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與變革、有40多年的改革開放史、70多年的新中國史、100年的中國共產黨黨史,而且還要上溯到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民族復興史乃至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從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經歷的大歷史的縱深中走過來的。歷史是連續的而非隔斷的,理應貫通起來,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要自覺樹立這一科學思維。比如,要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就要把握近代中國救亡圖存運動和救國方案失敗的根源,就要知道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歷史影響。再比如,要理解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就要把握中華文明史,體悟我們孜孜以求實現民族復興這一歷史課題的深沉情感。另一方面,用大歷史觀來把握黨的歷史,還要具備人類文明史和世界發展史的視野,將其置于世界大歷史的坐標中加以審視。例如,提及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反帝斗爭,就要了解彼時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和現實狀況;提及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就要回到歷史中理解時代主題和世界局勢,深刻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同樣,立足當下,我們創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社會主義文明形態,不僅為世界社會主義增添了鮮活“樣本”,而且其深刻意義還體現在對人類文明進程的推動上。
?。ㄈ┌l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在知行合一中把握黨的歷史
習近平指出:“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睂W習黨史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務現實、指導實際工作。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也是我們學習黨史要堅持的基本方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就是要堅持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努力做到學用相長。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首要的是在“知”上下功夫,對理論進行深入、透徹的學習,把握其思想真諦,做到真學真懂、熟稔于心。要真正學懂弄通黨史基本知識,在吃透把準黨的創新理論、深刻把握黨的性質宗旨、總結黨的經驗教訓、把握歷史發展大勢等方面真正有所收獲?!爸笔乔疤?,但本身不是目的,學習黨史的落腳點,是在“知行合一”中解決實際問題。要善于把握“知”與“行”的辯證關系,學以致用的過程,也是以用促學、深化對黨史理解的過程。
在知行合一中提升黨史學習的效果,關鍵是要提升學習的針對性。習近平強調:“黨史學習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要發揚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堅持分類指導,明確學習要求、學習任務,推進內容、形式、方法的創新,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笨傮w思路是要堅持深入學、持久學、刻苦學,帶著問題學、聯系實際學。實踐導向是要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解決群眾遇到的各類難題。具體方法是堅持分類指導,抓好黨員干部、青少年等重點群體,用好黨的紅色資源,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持之以恒推進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讓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更深入更廣泛地樹立起來。
?。ㄗ髡邌挝唬簭偷┐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433)
網絡編輯:同心
來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