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毛澤東思想研究在延續近年逐漸繁榮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升溫。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學術會議的數量與規模受到限制,但學術成果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明顯提升,對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重要作用與現實意義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提高。特別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簡稱“第三個歷史決議”),更是大大提升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熱度。在中國知網上通過篇名與關鍵詞檢索“毛澤東”,查到2021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分別為1643篇和3148篇,較2020年有明顯增多。出版的有關毛澤東同志的著作有40多部,全國性的相關會議、論壇十余場。為進一步推動毛澤東思想研究,在去年評出“2020年度毛澤東思想研究十大熱點”的基礎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毛澤東思想研究室組織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部分專家學者,一起對2021年度毛澤東思想研究狀況進行回顧與總結,從中梳理出年度十大研究熱點,以期為今后深化毛澤東思想研究提供參考,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提供理論素材和參考。
一、第三個歷史決議和毛澤東思想
第三個歷史決議對毛澤東思想作出了不同于前兩個歷史決議的高度評價,成為學術理論界乃至全黨、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學術理論界認為第三個歷史決議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的寬廣視角進一步系統闡明毛澤東同志對黨的事業在理論上、實踐上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重大意義,這對于黨的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意義都十分重大。有學者認為,第三個歷史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和概括增加“創造性”三個字,從而凸顯了毛澤東思想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般性運用和發展,而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貢獻;第三個歷史決議明確指出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闡明了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經驗,特別強調了毛澤東同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地位、偉大意義;第三個歷史決議緊密結合黨在百年奮斗中理論探索所積累的寶貴經驗,明確作出了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科學概括。這為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也讓越來越多人深刻認識到毛澤東思想是我們永遠的行動指南。
二、毛澤東思想在黨的百年歷史上的地位、作用與意義
要想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就必須重視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關于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與建黨百年歷史的研究成為學術理論界關注的熱點。有學者指出,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的塑造者、踐行者,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首要構建者,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培育、形成與發展發揮了奠基性作用,作出了不可取代的、最重要的歷史性貢獻。還有學者從毛澤東思想發展史的角度,剖析毛澤東同志如何探索出一條實事求是的革命路線,讓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提煉出一套如何思考傳統與現代關系的理論,使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優秀傳統的繼承者與擔當者;堅持獨立自主原則,避免在理論上與實踐上依賴其他國家。指出毛澤東同志不但有效解決了理論如何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還借由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深入分析,讓馬克思主義真正在中國大地上扎根成長,讓廣大人民翻身解放,建立新中國,使中國共產黨在思想與理論上走向成熟。2021年6月5日,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論壇圍繞“百年歷史交匯點的毛澤東思想”的主題,從毛澤東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毛澤東思想的現實意義等多個視角對毛澤東思想進行了深入研討。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論壇已經成為在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凝聚力、引領力的品牌論壇,引領學術理論界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不斷走向深入,讓越來越多人更加深刻認識到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此外,2021年10月23日舉行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第28次學術年會也以“毛澤東與黨的千秋基業”為主題,與會專家學者們通過深入研討深刻認識到,要讀懂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要讀懂中國共產黨必須首先深入讀懂毛澤東同志,要讀懂毛澤東同志必須深入研讀毛澤東同志的著作,要更好地堅持、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就必須學好用好毛澤東思想。
三、毛澤東思想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系
深入研究毛澤東思想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間的關系是學術理論界近幾年來持續關注的重點之一。2021年,學術理論界站在建黨百年的歷史高度加大研究力度,既有對毛澤東思想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系總體研究,也有從具體領域進行深入分析的,是成果豐碩的一年。專家學者們不僅研究了習近平同志對毛澤東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傳承與創新、習近平同志“兩個至上”要求對毛澤東“人民主體”理論的繼承與發展,而且探討了習近平強軍思想對毛澤東建軍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同志對毛澤東文化安全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有的學者剖析了習近平同志對毛澤東中國傳統文化觀的繼承和發展,有的學者梳理了從毛澤東同志到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加強生態建設創造美好生活的百年征程。結合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學者從歷史的角度研究了從以毛澤東同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醫藥發展的歷史性貢獻,有研究剖析了毛澤東衛生防疫思想的時代價值。還有學者從思想方法的角度,認為毛澤東同志堅持問題導向思想方法的實踐邏輯對深入理解習近平同志關于堅持問題導向的重要論述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等有著重要意義,認為習近平同志對毛澤東思維方法論的繼承和發展主要體現在對毛澤東思維方法論精神實質的堅持和運用,并概念化、系統化地作出了新的闡釋。此外,不少學者對黨的百年成功經驗的研究把主要著力點放在毛澤東同志、習近平同志身上,重點剖析他們的重大貢獻。
四、毛澤東同志與偉大建黨精神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已深深融入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關于毛澤東同志與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成為學術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學術理論界認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黨的宗旨的凝練和堅守、黨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堅持、黨的組織的錘煉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逐漸成熟,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同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12月18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全國“毛澤東論壇”主題就是“毛澤東與偉大建黨精神”,百余名專家學者以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了多維度的深入研討。學術理論界也進一步深化研究,不少學者認為,偉大建黨精神,既是在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過程中形成的,也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偉大奮斗中不斷發揚光大、代代相傳的。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同志的貢獻處于開創性地位。毛澤東同志在偉大革命實踐中哺育了偉大建黨精神,為偉大建黨精神奠定了哲學基礎、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為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強大物質力量指明了根本途徑。
五、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為成功引領中國革命特別是社會主義革命和與建設事業不斷走向勝利的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重大貢獻與重要作用在本年度持續成為學術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專家學者們從思想內容、貢獻作用、歷史地位及當代價值等多個角度探討了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間的關系,普遍認為對于中華民族復興的思考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建了一個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黨,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革命與建設道路,創建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毛澤東思想仍然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也有學者認為,毛澤東思想充分體現了黨在初心使命與理想信念上的統一,這對于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圍繞這一重要主題,湘潭大學在2021年10月30日舉辦了“毛澤東與民族復興”國際學術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求是》雜志社、中共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俄羅斯科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一百余名學者參加會議,對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系進行了集中深入的研討。
六、毛澤東同志與中國式現代化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探索者、奠基者和開拓者,毛澤東同志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及其時代價值的研究成為學術理論界關注的重點之一。有學者認為,毛澤東同志正確把握現代化與革命、全面性與重點性、理想性與現實性、自主性與借鑒性的辯證關系,強調現代化是近代中國的必然要求,但在舊中國無法開展,革命是近代中國的首要任務,為現代化建設創造前提基礎,以“現代化史觀”否定革命是錯誤的。毛澤東同志制定的中國現代化戰略,堅持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相統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既堅持現代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又制定實施“兩步走”部署,既強調走自己的路、堅持獨立自主又強調向外國學習、批判地借鑒外國經驗,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拓者。有研究指出,毛澤東同志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進行大膽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論述、觀點和主張,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毛澤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有的學者認為,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系》是一篇展現毛澤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的經典文獻,這篇經典文獻開啟了走出一條中國自己的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篇章,指引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拓創新。
七、毛澤東同志關于意識形態和文化建設的思想
進入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更加凸顯。學術理論界對毛澤東意識形態思想和毛澤東文化建設思想的研究熱度不減,著重關注延安時期與新中國成立后這兩個階段。有研究認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實現了“五四”以來中國文藝的又一次重大轉折,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并逐漸形成了以人民為美、以求實求真為美、以普及與提高并重為美、以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美的文藝審美思想。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毛澤東同志明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人民內部性、批判性和辯護性的鮮明特性,推動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根本指導地位。有的研究從黨的百年意識形態建設的高度系統梳理了毛澤東意識形態思想及其重大貢獻,指出毛澤東同志是黨的意識形態思想的重要奠基者、構建者、開拓者。還有研究具體總結了毛澤東同志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的經驗,主要包括: 強調意識形態特殊重要性,鞏固話語地位;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增強話語引領;豐富意識形態的話語內涵,明確價值導向;推動馬克思主義話語轉化,實現話語創新;加強對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助力話語傳播。有研究分析了毛澤東文化動力觀的話語敘事,認為毛澤東文化動力觀以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為哲學基礎,以歷史語境和現實境遇為文化力量的敘事空間,以人民群眾為文化力量的敘事主體,從話語層構上對決定政治方向的意識形態力量、體現生產力水平的科學技術力量和展示精神生活的文學藝術力量展開了敘說。也有一些研究從黨的百年意識形態建設的主要經驗的視角凸顯了毛澤東同志對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重大貢獻。
八、毛澤東同志經典著作及其時代價值
毛澤東同志的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和文本依據;深入研究毛澤東同志經典著作及其時代價值,是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2021年,學術理論界繼續對毛澤東同志有關經典著作進行深化研究,探討其寫作的背景、過程、修改、理論貢獻、傳播、時代意義等。學者們分析了毛澤東同志1942年《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的歷史地位和《〈共產黨人〉發刊詞》蘊含的關于黨的建設的思維方法,考察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創作的成因,考察了《為人民服務》成文的背景、過程、地位及其當代價值,考察了《矛盾論》原文本的寫作、修改及修改后的文本結構及其理論地位、國際影響。還有學者指出《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給出了學習研究黨史的主要方法和應該堅持的四項重要原則,探討了《尋烏調查》《紀念白求恩》《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矛盾論》的當代價值。有學者認為,《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毛澤東思想最初表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也是一篇毛澤東思想發展成熟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文獻,無論對黨的建設還是中國革命和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并且對確保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道路前進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有研究指出,研究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的思想和實踐,需要自覺以《毛澤東年譜(1949—1976)》為權威依據,站穩立場、端正態度,在深度運用該文獻中不斷強化毛澤東研究的問題意識。從2021年9月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毛澤東思想研究室連續開展“重讀毛選”讀書會活動,力求通過深化學習毛澤東同志的經典著作推動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夯實學術研究的堅實基礎,進一步深化學術研究,引起較大、較好反響,被認為是起到了很好地引領作用。
九、毛澤東思想的海外傳播
對毛澤東思想海外傳播的研究熱度不減,主要關注毛澤東同志著作、毛澤東同志詩詞在海外的出版、翻譯和傳播。從研究主體看,新聞學背景出身的學者居多。內容上看,有學者研究了毛澤東同志著作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的出版翻譯及其當代啟示,梳理了毛澤東同志著述多語種版本的海外傳播、利用和《毛澤東選集》倫敦英文版的世界傳播,探討了新時代對外傳播視域下毛澤東同志詩詞英譯策略研究。有研究梳理了毛澤東同志著作斯瓦希里語、豪薩語等非洲民族語言翻譯、出版與傳播的歷史,評估了毛澤東同志著作在非洲大陸的傳播效果,提出這是在冷戰格局下為世界提供中國道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較早實踐,特別是新中國經濟建設之路的探索,對于非洲發展中國家具有方向性意義。有研究梳理了延安時期西方記者對毛澤東同志形象的建構與傳播,認為圍繞毛澤東同志的相關報道無論是對于毛澤東同志外貌特征、性格特點的挖掘,還是對于毛澤東同志內在理論修養的展示,均完成了毛澤東同志領袖形象的再書寫。這些不同側面的形象書寫,透過文字、照片、紀錄片等媒介工具的傳播,在國內民眾以及國際范圍中更為廣泛地傳播開來。
十、毛澤東同志與黨的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黨最大的優勢。百年黨史,就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歷史。不少學者聚焦毛澤東同志關于自我革命的思想,既分析毛澤東有關思想的內容和意義,又探討其對新時代的啟示和價值。有學者指出,毛澤東同志對黨的自我革命的理論思考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學內涵包括從加強學習教育的自我提高中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解決黨自身突出問題的自我凈化中鍛造黨的優良作風,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我完善中加強黨的戰斗力,從反對腐敗與防范風險的自我革新中塑造黨的崇高形象。有研究梳理了毛澤東同志關于黨的自我革命論述,認為其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革命建設實踐探索的有機結合,適應不同階段革命的特點和重心并隨著革命斗爭而不斷發展,這對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有學者認為,毛澤東黨建思想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開篇之作。黨的政治建設在新時代被擺在首位,這也引發學者對毛澤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的研究。有研究具體分析了抗戰時期毛澤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的邏輯進路,梳理了毛澤東關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思想。部分學者還研究了毛澤東同志的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思想等。
總之,2021年是毛澤東思想研究的豐收之年,可謂百家爭鳴、百舸爭流。我們只是選擇了其中有代表性的方面加以總結,希望學術界繼續深化對毛澤東思想的歷史作用、重要地位、重大價值、偉大意義的認識,更加積極地推動、深化毛澤東思想研究,吸引更多年輕學者加入到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隊伍中來,齊心協力把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事業搞得更好。
(執筆:朱繼東、方濤、楊俊峰、王永浩、于曉雷)